绥芬河镇在深化能力作风建设“工作落实年”活动中,创新“三立”举措,切实找准出发点、着力点、落脚点,持续提升能力、转变作风、大抓落实,不断推动党员干部工作标准、攻坚意识、工作质效全面提升,为镇域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赋能增效。
以学深践悟立“身”,强化能力提升。将深化学习、打牢基础作为出发点,不断强化党员干部能力水平,推动理论武装走深走实。一是坚持理论学习全覆盖。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学习制度,持续用好“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理论学习中心组等制度载体,广泛组织镇机关、社区、村每周开展“固定学习日”活动60余次。创新开展“青蓝计划”——绥芬河镇青年干部培训工程,累计开展研讨交流活动4次。整合各类师资力量,运用“全员培训、专业培训、定时培训”三种模式开展“社区干部学堂”,不断深化培训质效,全方位提升干部履职能力。二是紧扣解放思想转观念。组建“1+5”解放思想专项工作专班,推动解放思想成果转化,告别传统农业“单打独斗”生产模式,建立以绿色有机蔬菜种植、花卉栽培和吊袋木耳为基础的三大特色农业发展基地,实现“抱团发展”。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拓宽销售渠道,线下与综保区、园林处等签订采购合同,线上利用“互联网+”模式,镇党委、村支部、村民三方发力,构建“帮带”形式,由一带十,实现每年每户增收3000多元。三是聚焦“比学赶超”促提升。制定全年“业务讲学”计划,聚力基层党务、意识形态、低保办理、防诈骗等方面内容开展“业务讲学”14次。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能力作风建设等相关知识,扎实开展“每季一测”业务知识测试活动,形成“以考促学、以学促干”的浓厚氛围。组织举办“岗位大练兵”技能竞赛,组建12支参赛队伍,围绕现场背户、看图识楼、5分钟制表等项目内容开展技能比武,推动“比学赶帮超”在全镇蔚然成风。
以自我改革立“行”,优化作风转变。将守正创新、问题导向作为着力点,发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助力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有力实践。一是深入检视问题查摆差距不足。针对干部责任不强、落实不力等方面短板弱项,镇班子成员根据工作分工和职能,全面查摆检视能力不足、作风不优问题,将“部分干部安于现状、惯性思维,缺乏学习借鉴发达地区先进理念的主动性”等28个问题纳入清单台账,逐条细化责任领导、目标任务、整改措施、完成时限等8个方面内容,清单式推进,台账化管理,以靶向施策促进整改落实,推动镇域各层面持续转变工作作风。二是全面建立“五细”工作标准。深入落实“五细”要求,着力解决工作效率低下,工作标准不高的问题,通过典型通报、评查复盘、月榜发布等方式,组织全镇科室、社区和村亮进度、晒成绩、找差距、比干劲,确保抓一项、成一项。定期梳理通报“低粗差”问题,对不落实、落实不到位的科室、社区、村追责问责,每月发布“低粗差”问题情况通报。三是持续开展“全流程”监督问责。紧盯镇域重点突破任务和利民实事,深化运用“四个体系”闭环工作落实机制推进重点工作68项,创新“一统三落一督考三挂钩”工作法,将监督“嵌入”重点工作全过程,做到全程盯办、全程跟踪、全程问效,聚焦突出问题深化专项整治,全力推动机关干部作风大转变,机关质效大提升,累计通报工作不实等问题2次,运用“第一种形态”谈话4人,党内警告1人。
以谋事干事立“业”,深化执行落实。将攻坚破难、优化服务作为落脚点,通过开展“三个行动”为壮大镇域经济、增进民生福祉提供有效支撑。一是开展“招商引资”攻坚行动。把招商引资、项目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组织发动镇机关、社区、村开展全员招商,抽调全镇精干力量成立招商工作专班,举行“首月开门红”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仪式活动,实施套娃产业发展“落地生根计划”,招引企业建成套娃展示展览馆,培养套娃绘画人才60余人,班子成员先后赴北京、杭州、云南等地考察对接5批次18人次,梳理招商线索25条,完成到位资金17184万元,占全年计划55.79%。二是开展“乡村振兴”强筋行动。配合市农业农村局,推动绥东花卉智慧农业种植基地项目、绥东村光伏配套工程落地,加快办理别勒洼区域河道治理工程前期手续,力争5月份开工建设。坚持民生为先,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争取项目资金425万元,完善别勒洼区域绥东花卉基地、水曲柳川河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打造宜居宜业美丽乡村。三是开展“环境整治”提质行动。深化“一二四”党建引领小区治理模式,实施“五个一”工作法,引导居民共同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积极开展星级文明小区评比,提升小区业委会和物业管理委员会凝聚力和战斗力。深入推进小区治理提升工程,以山城社区新利二号楼为样板,计划集中创建优秀自管自治小区11个,持续推进本年度10个老旧小区改造,不断提升各小区文明水平和环境氛围,切实增强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