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绥芬河片区正式揭牌,在这激动人心的日子里, 10位相关部门领导及中俄专家学者,在绥芬河市委党校报告厅参加了中国沿边自贸试验区建设发展论坛并作主旨演讲,共同研讨沿边自贸试验区发展路径,为绥芬河发展献计献策。
绥芬河市委副书记王镭在致辞时说,本届论坛以“开放•改革•创新”为主题,主要目的是探索沿边城市自贸试验区发展新模式,致力于推动中国沿边自贸试验区与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自由港、超前发展区开展深度对接与务实合作。论坛的举办必将对推动中国沿边城市自贸试验区建设和尽早实现“贸易便利化、投资自由化、金融国际化”产生积极和深远影响。
哈尔滨海关党组成员车成利表示,绥芬河片区是百年老口岸,在对俄贸易上长期以来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绥芬河区域内拥有公路、铁路两个国家一类口岸,拥有综合保税区、边境经济合作区、互市贸易区、绥东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等,多项优惠政策叠加集聚。从地理位置上看,绥芬河是东北亚经济圈中心地带,在“一带一路”倡议上,绥芬河是重要的物流通道。哈尔滨海关高度重视自贸试验区的建设,在第一时间成立了以关长卢厚林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紧紧围绕国家战略,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促发展、以发展促转型,着力推进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积极探索海关适应市场经济规律要求的管理模式和管理制度创新,探索扩大开放新模式,着力营造公开透明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哈尔滨海关将针对绥芬河片区的地域特色和贸易特点,在发展木材加工、清洁能源进口、便利旅客通关、农产品回运、优化口岸营商环境等方面陆续探索出台便利举措,全力推动提升绥芬河片区对外开放水平。
中林集团战略投资部部长刘乃铭在演讲中说,为服务国家东北振兴战略,依托黑龙江省扎实的产业基础、绥芬河得天独厚的口岸优势,中林集团在绥芬河打造了国家木材加工交易示范基地——绥芬河国林木业城。国林木业城创新园区运营模式,实现产供销融合、上下游衔接、境内外联动、金融配套等综合服务,以“产业集聚”助力中俄口岸发展,是中林集团“园区+”战略的深度实践,也是在全国范围内打造林业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的“中林模式”试验田。中林集团将把握开放、改革和创新的契机,与黑龙江省、绥芬河市及自贸试验区建立更深厚的合作情谊,积极参与自贸区许可的工商业活动;依托更优惠的贸易、投资、金融政策,加强商品、服务、资本、技术、人员等生产要素的注入;紧跟自贸试验区发展的步伐,优化资源配置,完善产业链建设,拓展园区服务功能。
深圳盐田港与绥芬河口岸南北呼应,具备良好的合作基础和广阔的合作空间。深圳市盐田港建设指挥部副总指挥李群说,中国(黑龙江)自贸试验区绥芬河片区具有良好的区位、资源、政策优势,在绥芬河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发展势头良好,事业大有可为。盐田港将与绥芬河口岸加强合作,希望通过绥芬河引入深圳的市场观念、管理理念、政策环境、创新文化,促进绥芬河口岸和盐田港双方要素合理流动、资源共享、园区共建、优势互补、共谋发展。
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博导洪俊杰,中信集团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北京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特聘教授、研究员蒲坚,毕马威企业咨询(中国)有限公司沈阳分公司首席合伙人王锐,俄罗斯远东联邦大学经济学副博士、经济管理学院金融信贷教研室副教授瓦修科娃,黑龙江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程遥,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省分行副行长陈枫,广发银行哈尔滨分行行长助理张勇也作了精彩演讲。
本次论坛上,专家们围绕开放、改革、创新,对自贸试验区特别是边境口岸城市自贸试验区建设提出了很多真知灼见,形成了三方面共识:开放——为实现自贸试验区贸易便利化构筑了坚实的桥梁;改革——为实现自贸试验区投资自由化营造了湿润的沃土;创新——为实现自贸试验区金融国际化扬起了远航的风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