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芬河本土企业家王颖冬,从商27年,被喻为“商界花木兰”,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40城40名典型人物之一。
1993年7月,绥芬河口岸边境贸易涌起热潮,从师范学院毕业进入学校当了教师的王颖冬,从对俄“欠欠”中看到商机,考察后作出决定:放下铁饭碗,下海经商去!
王颖冬通过向亲戚、朋友借钱,从银行贷款等方式筹措资金,于1995年注册成立了绥芬河市蓝洋经贸有限责任公司,从事对俄果菜出口生意,从境内果菜采购、包装、装车、清关,到境外市场销售一条龙运作。
图 记者 范忠孝 摄
省商务厅、哈尔滨海关,绥芬河市委、市政府、海关、边检、车站、口岸委、商务局、外事处等部门为企业提供支持和帮助,倾力服务。
俄罗斯纬度较高,受气候影响较大,蔬菜产品大多依赖进口,蔬菜年需求量300万吨,其中220万吨需要进口,是全球最主要的蔬菜产品进口国。俄远东地区不生产水果,蔬菜产量只能满足1/5的市场需求,大部分需要进口。蓝洋公司从黑龙江省的牡丹江、佳木斯、鸡西、齐齐哈尔等地,采购地产蔬菜,从山东、陕西、辽宁、山西、湖南、湖北、四川、海南、广西等地,采购新鲜的圆葱、甘蓝、番茄、胡萝卜、苹果、梨、桔子、柚子、香蕉、芒果等,销往俄罗斯远东地区,还逐渐与福建、青岛、大连等省市果菜出口基地建立起长期合作关系。仅用不到3年时间,蓝洋公司就凭借诚信发展壮大起来,对俄出口贸易额以年均30%的速度递增。
省商务厅、哈尔滨海关,绥芬河市委、市政府、海关、边检、车站、口岸委、商务局、外事处等部门为企业提供支持和帮助,倾力服务。
如今,王颖冬的公司快速扩张,已在东宁、抚远、同江、黑河等边境口岸设立了7个子公司,拥有员工300多人,业务蓬勃发展,果蔬市场已经拓展到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犹太自治州、阿穆尔州等州区的大中城市,在布拉戈维申斯克、符拉迪沃斯托克等地设立8个果菜营销中心,与80多家俄果菜营销企业及商家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供货渠道,经营品种70多个,多次参加国家农业部和省政府组织的大型国内外食品展销活动,并把跨境物流向莫斯科周边、独联体国家、欧盟、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国家和地区辐射,果菜年出口量18万吨,曾经创下单日出口57个集装箱的纪录,年创汇额超1亿美元,连续多年居全省领先地位,成为俄罗斯远东地区的“菜篮子”、全省对俄果蔬出口企业排头兵、跨境国际物流旗舰型企业。
省商务厅、哈尔滨海关,绥芬河市委、市政府、海关、边检、车站、口岸委、商务局、外事处等部门为企业提供支持和帮助,倾力服务。
经历过经济危机的冲击挑战、对俄贸易的高峰低谷,王颖冬率领团队不断转变经营理念,不断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拓宽经营领域,由过去的对俄果菜出口转化为进出口双轮驱动,完成破茧成蝶的转型升级。到2000年,公司积累已经达到上千万元,随后实行股份制改革,全员参股,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2014年,针对国内市场需求,开始从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犹太自治州、滨海边疆区等地,进口优质、安全、健康的酒类、面粉、奶粉、糖果、蜂蜜等。近年,又开始组织服装、鞋帽、建材、小百和防疫物资出口。
疫情期间,蓝洋公司的蔬菜直达俄罗斯远东地区、伊尔库茨克、新西伯利亚、莫斯科等城市,其中山东生姜大卖,俄罗斯民众认为生姜具有强大的防控新冠病毒作用,纷纷到商场抢购。
借助地缘优势和国家对边境贸易的政策支持,向产业化、国际化迈进。在省、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企业现已发展成为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综合性的国际物流集团公司,下辖多处物流仓储基地、果蔬包装厂、国际货代公司、国际道路运输公司、农产品公司、俄货商城等10多个实体,以对俄进出口贸易为载体,主营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出口、国际转口贸易、农业综合开发、其他国际货物代理业务,促进经贸物流、果菜种植加工、生态农业观光旅游三产融合。公司被省政府授予“对俄贸易先进企业”、“优秀出口创汇企业”、“省级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省级标准化农产品出口基地”,被哈尔滨海关授予“A类企业”;成立蓝洋农业科技综合开发公司,建设东北边境唯一的蓝洋现代农业科技生态园,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和餐饮业,被农业部授予“全国优秀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
蓝洋公司通过绥芬河公路、铁路两个口岸,从事食品、农产品、水产品、建材小百、机电产品、医疗器械、农用设备、防疫物资等商品的国际运输服务。
蓝洋集团公司注重农业科技创新,依托中国农科院、黑龙江省农科院园艺分院、东北农业大学等科研单位,引进果菜新品种、新技术模式,进行试验示范,一批新成果转化应用,为对俄蔬菜出口基地插上了“科技翅膀”,已经引进荷兰的番茄、草莓,以色列黄瓜、甘蓝等国内外新品种30多个,提高了果菜出口的科技含量和竞争力。
蓝洋公司通过绥芬河公路、铁路两个口岸,从事食品、农产品、水产品、建材小百、机电产品、医疗器械、农用设备、防疫物资等商品的国际运输服务。
公司扩大对俄果菜出口,带动国内近500个农产品出口基地加快发展,引导农村土地、劳动力等要素向基地集中,也增加了菜农、果农的就业创业机会。仅在省内各县(市)就建设基地20多万亩,全部签订对俄出口订单。近几年,公司与绥芬河、东宁等周边县(市)3000多户农民签订黑木耳、黄蘑、猴头、白菜、豆角、马铃薯等种植收购协议,回收菌菇、黄瓜、番茄、彩椒及叶菜60多万公斤,累计安置下岗职工300多人,最高月工资收入达到5000元,年增加就业3000多人次,拉动农户平均增收3500元以上。
蓝洋公司通过绥芬河公路、铁路两个口岸,从事食品、农产品、水产品、建材小百、机电产品、医疗器械、农用设备、防疫物资等商品的国际运输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