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百城千县万村调研行”】进口木材落地加工:成为“中国木业之都”绥芬河支柱产业

发布时间:  2020-11-17 作者:范忠孝 来源:今日绥芬河报社

      10多年前,在国家封山育林实施“天保工程”的大背景下,大批伊春林区的产业工人纷纷南下,转战号称“中国木业之都”的绥芬河口岸。在北京接受过俞敏洪新东方激励教育、怀揣创业梦想的于志明,便是其中一员。他扎根绥芬河边境经济合作区,依托百年口岸丰富的俄罗斯木材资源优势,走出一条从小菜板加工升级到“百年口岸”品牌家具制造的转型之路。

微信图片_20201117085517_副本.jpg

 图 记者 范忠孝 摄

  2003年,于志明来到这座包容性极强的城市。2007年开办今日经贸公司,先是从事原木进口贸易。2010年开发绥芬河木材交易网、木交中心,搭建口岸木材信息综合服务平台。然后开办今日木业公司,进行板材和半成品加工,为伊春光明等国内大型家具企业生产实木部件。实践中,他不断认识到,只有精深加工打造终端产品,才有市场竞争力。他结合绥芬河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荣誉,注册了“百年口岸”品牌,率先开发生产俄罗斯椴木系列菜板,打造旅游伴手礼,目前在全国十几个省市共有经销商400多户。近年,于志明又生产出木凳、中式家具、木制工艺品等实木产品,月销售额已达到50万元,产品供不应求。企业孵化培养出30多名木业经纪人,带动周边十多家木企发展实木厨房用品,形成拥有各自品牌和销售渠道的小产业带,成为行业带头人。

微信图片_20201117085519_副本.jpg

  记者在厂区看到,院内堆放着大量用于制作家具的俄罗斯进口水曲柳原木,每一根都张贴着原产地独有的二维码。车间里,深受消费者喜爱的椴木锅盖、带围檐的面板,订制的花盆、色板架、酱耙子等实木成品,样样精致美观。俄罗斯水曲柳制作的精制博古架,据说一组售价6000多元,最高利润可达30%。于志明介绍,现在,双鸭山、黑河、大庆都有产品经销商,每个月的家具、家装产品订单达到40万元,供不应求,由于订单催得急,工人两班倒,加班到深夜。

微信图片_20201117085527_副本.jpg

  展望未来,于志明信心满满。他说,木匠人的情怀,就是做成产品,品牌自主营销;政府扶持的8000平方米新厂房正在建设,明年夏季交工搬迁,将实现产业快速升级,进行家具代工,大批生产套装家具、整屋定制、家具部件、桦木橱柜;市领导还帮助对接合作伙伴、寻找订单,提供边合区的政策和资金扶持;当下,天津美克等大型企业纷纷伸出橄榄枝,光明家具集团优秀的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已经被挖过来,找到了志同道合的伙伴,拥有稳健的团队、成熟的市场渠道,利用“百年口岸”品牌和原料优势,今日网络科技公司又为企业插上互联网的翅膀,组建木制家居产业联盟集群,带动周边和下游家具企业到绥芬河投资合作,最终把“百年口岸”打造成全国驰名商标。计划未来把自制的橱柜、家具出口到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

微信图片_20201117085530_副本.jpg

  作为“中国木业之都”,近10年,绥芬河进口木材总量达到5700万立方米。最近每年进口原木、板材约700万立方米,木材落地加工400万立方米,精深加工达到80万立方米。绥芬河与时俱进,发挥口岸的地缘和资源优势,引进资源精深加工,依靠深度挖掘增加产品附加值,坚定不移走贸工融合、贸工并举、境内外联动、口岸和内陆协同的全产业链发展道路,形成“头”在境外、“尾”在境内的上下游全产业链配套的优势加工业,扭转了长期以来“给别人做嫁衣”的被动局面,推动通道经济向加工经济转变,走出一条实体经济崛起之路,也为后期发展丰满了羽翼。

微信图片_20201117085533_副本.jpg

  目前,木材进口加工产业体系,业已成为口岸经济发展的“顶梁柱”,全市拥有木材加工企业182家,其中边境经济合作区现有木材及精深加工企业70多户,主要生产实木家具、实木复合地板、实木门窗、木制别墅等产品,木材加工形成集群,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木业规上企业49家,占全省同行业规上企业总数的29%,全市阔叶单板年产量1500万平方米,占全国70%市场份额,成为国内最大的俄罗斯木材进口集散地和木材精深加工基地,推动木材加工向产业链终端和价值链高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