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芬河自贸片区挂牌一年来,开放理念明显增强,创新活力持续迸发,营商环境大幅改善,改革红利加快释放,持续推进通关便利化,让百年口岸焕发新生机。
图 记者 刘海涛 摄
绥芬河自贸片区优化中俄车辆通关与备案流程,推行“一站式”通关、改进备案系统、开通专用通道等创新举措,以“串口通信系统”为基础实现边检、海关联查联验,缩短了信息采集备案和车辆查验通关时间。
绥芬河出入境边防检查站边检处副处长许帅说,中俄人员和车辆快速通关与备案新模式的推行,缩短了通关候检时间,信息采集备案时间由原来30分钟缩短到2分钟,车辆查验通关时间由原来的10分钟缩短到30秒。
绥芬河口岸是黑龙江省第一大对俄口岸,也是中欧班列重要的出入境口岸之一,每年的过货量在全省名列前茅。绥芬河铁路车站国际联运交接所副所长郭雷说,现在在装卸上,我们指派一个正面吊司机和正面吊,24小时为货主提供集装箱的搬运和装卸车作业。在请车上,我们有电商平台,货主拿着手机上网以后就能自动地请箱,我们接到信息以后,以最快速度给货主提供最方便的服务,减少了中间的一些跑腿的手续,还压缩了办理时间。
绥芬河有公路、铁路两个国家一类口岸,口岸年过货能力已提升至3850万吨。2018-2019年,连续两年口岸过货突破千万吨。
黑龙江祥龙有限公司现场员于立自说,以前我们公司在绥芬河过货,需要先到货,通关放行,再换装,发运到家里至少需要五六天的时间,自从绥芬河市实行了先换装后通关,集中采样等政策,降低了我们资金现金流的压力,保证了我们公司的生产用料,现在货物两到三天就能到家。
绥芬河海关铁路查验一科科长刘佳斌说,按照海关总署相关公告要求,绥芬河海关调整了对进口铁矿检验监管模式,将逐批抽样品质检验调整为依企业申请实施,采取先换后报,减少取样送检环节作业,对于企业无需出具品质证书的,在实施现场检验检疫合格后直接放行,加快了货物验放速度。
一年来,借自贸区的东风,绥芬河在全省率先启动“两步申报”通关服务模式,提货时间压缩至25秒,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申报率达99%。今年1-9月,绥芬河口岸过货预计完成800万吨,其中铁路口岸过货767.7万吨,公路口岸进出口货物32.3万吨。
绥芬河自贸片区管委会副主任刘在明表示,绥芬河自贸片区挂牌以来,我们全力推进试点任务完成、营商环境改善和制度创新等各项工作,重点围绕着投资自由化、贸易便利化、金融国际化开展密集的调研工作,解决企业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堵点、痛点和难点问题,比如在投资自由化方面优化审批流程,推动多证合一,一枚印章管审批等等,尽量做到让数据多运转,让企业少跑路,在金融国际化方面,全面推进人民币结算,畅通企业跨境结算的路径,在贸易便利化方面努力提高通关效率,加快企业流动资金的周转,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尤其是降低企业制度和行政体制带来的一些成本,充分释放市场主体的活力,为绥芬河自贸片区的企业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营商环境,真正做到为国家试制度,为企业谋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