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芬河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简报
(第3期)
绥芬河市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2年7月4日
●政务守信践诺专班按照《黑龙江省政务守信践诺工作专班实施方案》和《牡丹江市2022年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方案》的部署要求。一是重点围绕个人诚信积分管理试点建设工作,制定《绥芬河市开展个人诚信积分管理试点建设工作方案》,依法依规采集和使用个人公共信用信息,开发“绥芬河市个人信用信息查询版块”,改善绥芬河市信用应用领域基础薄弱的状态,打造诚信服务的政务环境,提升“信易贷”规模。评选出“诚信经营示范单位”20余家。二是开启“银税互动”,为诚信纳税小微企业提供贷款支持,目前绥芬河市信易贷款累计投放34147.4万元,支持企业281户。全国中小企业融资综合信用服务示范平台绥芬河站,现入住该平台企业1300余家,授信金额2.84亿元。三是提升“双公示”和信用修复质量。现有“双公示”报送单位25家,今年累计报送双公示信息1251 条,其中行政许可数量1184条,行政处罚数量67条。最近“双公示”及时率达到100.00%。在“信用绥芬河”网站开设信用修复专栏,进一步提高了信用修复质量。
●保护中小投资者专班开展员额法官上门“面对面”走访企业,司法服务“点对点”活动,变“坐堂问案”为“上门服务”,先后走访了7家企业,就企业发展状况及运营过程中存在的困难进行专题调研,协调解决企业有关诉求,帮助企业纾困解惑谋求发展。同时,向企业发放了活动开展调查问卷,广泛征求意见建议。一是实现司法服务“零距离”,着力解决企业发展中的重点、难点、堵点问题,引导中小投资者有效防控经营风险。二是对企业开展“点对点”式的精准司法服务,促进中小企业投资者维权诉讼步入“快车道”,切实把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落实、落细,为企业打造安全、稳定、可预期的司法环境,助推绥芬河经济高质量发展。
●惠企利民政策专班开展“网格化包保”、“三送两帮”等服务企业活动,紧盯企业发展的堵点、难点、痛点问题,强化企业问题协调解决机制,切实破解企业生产经营中所遇到的难题,强化为企服务指导,加强政策宣传解读,工信科技局已累计制作发放疫情宣传条幅300余幅、疫情防控宣传海报600余份、疫情应知应会手册600余份,共计走访企业300余户、惠企政策宣传解读600余次。
●纳税工作专班为助力企业复工复产,持续推动“银税互动”,绥芬河市税务局与邮储银行协调联动,帮助企业以“信”换“贷”。截止到6月末,已通过“税贷通”为资金周转困难的企业发放贷款1笔,贷款金额200万元。2022年度预计办理5笔,共放贷1000万元,通过“银税互动”方式有效解决了企业信贷融资中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有利于纳税信用评价结果的增值运用,促进了企业依法诚信纳税,增强纳税人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跨境贸易工作专班一是培育“加工区”主导产业。充分利用绥芬河边境经济合作区作为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绥芬河木材加工交易示范基地”、中国木材与木制品流通协会授予的“俄罗斯阔叶材地板及地板材料生产基地”和中国林草局授予的国家林业产业示范园区的产业集聚优势和制造加工优势,“加工区”依托央企国林木业城、大自然木业、澜海木业、吉日木业、金林木业、炜达木业、达远绿色食品等行业龙头及重点企业,重点打造木家居产品、食品加工等产业全产业链条,不断提高加工区产业集聚度,逐渐形成产业链完整、市场竞争力强的出口消费品加工产业集群。二是壮大“加工区”市场主体。整合出口加工资源,培育一批消费品加工龙头企业,扶持骨干企业做大做强。依托中俄边境口岸唯一的绥芬河综合保税区,充分利用境外商品无需提供配额或许可证入区和保税退税的优惠政策,大力发展食品加工、酒类产品加工。支持企业扩大出口业务,继续加大加工出口企业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培育加工出口市场主体。推进驰宇、福旺等企业发展壮大规模。壮大辛巴赫精酿啤酒产业规模,打造精酿啤酒知名品牌,同时进一步加大引进红酒、洋酒仓储分装、啤酒加工力度,打造东北地区进口酒类集散中心。三是开展“加工区”招商引资。积极与广东等对口合作省份开展招商合作,加强借力招商,借力行业重点企业全面挖掘招商信息,拓展招商资源, 强化以商招商、链条招商等形式,不断提升招商的广度和深度;积极与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知名咨询机构、商协会等开展委托招商、代理招商;利用消博会、投洽会等展洽活动搭建招商引资平台,对“加工区”招商引资项目进行重点推介;建立现有外向型产业项目清单和拟引进产业项目目标清单,进行台账式动态管理;借助 “黑龙江—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协同发展中心”重大招商引资载体平台,用好《绥芬河自贸片区促进经济发展扶持办法》,吸引东南沿海地区消费品加工出口企业来绥投资兴业。
绥芬河市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2年7月4日印发
来源:绥芬河市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
撰稿:李晓晓
校对:单璐喧
一审:来鸿鹤
二审:张镇选
三审:纪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