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黑龙江省委宣传部,绥芬河市政府正在与空军政治部文工团共同编排《嘎丽娅》音乐剧,作品预计在今年6月完成。嘎丽娅是谁?当她还是一位17岁的花季少女,就敢于同苏联红军一起赴天长山要塞劝降日军,为解放绥芬河英勇牺牲。她没有坟墓,也没有传记,但俄罗斯二战老战士每年都会来绥芬河给她的雕像献花,俄罗斯总统普京也为其雕像亲笔题词。近日,记者远赴绥芬河市嘎丽娅纪念馆,探访中俄友谊和平天使——嘎丽娅的生平事迹。
在嘎丽娅友谊和平天使纪念碑前献花。
二战中上山劝降日军生命定格在17岁
据绥芬河党史办主任王玉富介绍,嘎丽娅于1928年2月18日出生于绥芬河,父亲是中国人,叫张焕新,母亲菲涅生于乌克兰。嘎丽娅从小接受正规学校教育,掌握了俄语,汉语,日语三种语言,能歌善舞,多才多艺。1945年8月9日,苏联百万大军从中国东北的东,北,西方向越过边境向日本关东军发起全线进攻。绥芬河城区被苏军攻克,日军残部退守天长山要塞。苏军考虑到被挟持的妇女,儿童和老人,决定放弃炮攻,派人上山谈判。
绥芬河市委党校副校长,绥芬河百年文化调研课题负责人刘淑维告诉记者,据当年带领嘎丽娅上山劝降的苏军军官菲多尔琴科之妻阿卡菲娅及其儿子伊格里讲述,菲多尔琴科生前曾多次讲过带领嘎丽娅上天长山要塞劝降及其牺牲全过程,这也成为了日后人们将嘎丽娅称为“和平天使”的重要证据。
据讲述,1945年8月12日上午,嘎丽娅手持白旗,登上天长山要塞。狡猾的日军只允许嘎丽娅一人单独与日军谈判,要求其他人员在山腰等待。三个多小时后,兵营内传出激烈的争吵声,最后传来一声枪响。菲多尔琴科立刻向日军阵地喊话,同时用无线步话机向山下指挥部报告情况。这时,日军突然向苏军劝降小分队开枪扫射。苏军用了三天攻下天长山要塞阵地,可嘎丽娅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17岁。1946年7月16日,菲多尔琴科因为执行天长山劝降任务,荣获一枚苏联红星勋章,在嘎丽娅纪念馆建成后,其家眷将勋章捐给了绥芬河嘎丽娅纪念馆。
双语雕像纪念英魂普京总统亲笔题词
在绥芬河,记者见到了2009年10月8日建成的“友谊和平天使”嘎丽娅雕像。这座雕像高12.08米,青铜铸造的嘎丽娅身后双翅造型由从脚下岩缝中喷涌而出的火焰生成,象征嘎丽娅如凤凰涅槃,浴火重生,还象征第二次世界大战人们的浴火牺牲,赢得了世界和平。
嘎丽娅雕像策划人孙伯言告诉记者:“我在筹建嘎丽娅雕像时,以中国绥芬河市民的身份写信给普京总统,请他给雕像题词。2007年5月14日,普京总统致信绥芬河市民,并指派时任俄罗斯驻华大使拉佐夫亲自将信送到绥芬河市。普京总统在信中写道,“纪念碑上应刻上这样一段话:‘我们的友谊就是相互理解,信任,共同的价值观和利益。我们将铭记过去,展望未来。’”这段话,被用中俄双语镌刻在嘎丽娅雕像上。由此,嘎丽娅雕像成为我国唯一一处有外国元首致信,题词的城市纪念碑,雕像所在地建成以嘎丽娅名字命名的和平公园。